logo
人人都是播客
打开APP
38分钟
张大磊的精神家园:相识9年,我们聊了聊记忆与创作凹凸TOALL第120期
3
0
2天前

张大磊导演是当代中国重要的青年电影创作者,也是我的老朋友。我们相识于2016年的台北,那次我在酒店里对他进行了专访,聊他的首部电影作品《八月》。在那次采访最后,我问起下一步创作计划,他说正在筹备一部叫《蓝色列车》的电影。采访后第二天,张大磊就获得了最佳剧情片大奖。四年后,《蓝色列车》首映。九年后,我们再度相约于阿那亚举行的海浪电影周,进行了第二次访谈。


我和张大磊导演很有缘分,在现场见证了他多部作品的首映。包括《黄桃罐头之夜》在金马影展的首映、《蓝色列车》在平遥的两场放映,《平原上的摩西》在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与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放映,《星星在等我们》在上海电影节的放映,我都有幸在场。并深深着迷于他的影像世界。


《蓝色列车》是我的最爱,张大磊导演刻画的架空世界“库村”是我和东北朋友们无比沉迷的精神家园,浪漫、残酷而真实,吸引着我们随时拎包入住。《平原上的摩西》相比剧集更像超长电影,其影像质感经得起在大银幕反复观看。


这些年来,我一直很好奇,张大磊导演究竟是如何构建出如此鲜活的时空、地域与人物,又是怎样在拍摄中通过美术等方法构建这个世界的。这次,我终于有机会再次与他面对面做一次深聊,聊他的成长环境,聊他的创作理念方法,聊俄罗斯电影对他的影响,聊他的电影上映安排与新作拍摄计划。他告诉我,在创作时,相比资料与调研,他更依赖记忆,尽管记忆是具有选择性和不完全真实的属性。


主播:

汪金卫

嘉宾:

张大磊 呼和浩特人,曾就读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影视大学。主要作品有:电影《八月》、《蓝色列车》、《星星在等我们》;剧集《平原上的摩西》;短片《下午过去了一半》、《我的朋友》、《我们为何要做梦》、《新年快乐莫德先生》。

主要荣誉:

《星星在等我们》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金爵奖 最佳影片(提名) 
《我们为何要做梦》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金爵奖 最佳真人短片(提名) 
《我的朋友》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最佳短片(提名) 
《平原上的摩西》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剧集单元 柏林剧集奖(提名) 
《下午过去了一半》第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银熊奖 短片评审团奖 等


视频剪辑:

栗子糖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时间线提示:


02:08 在电影制片厂成长的特殊经历:生活与艺术的交汇;

04:09 电影与我:从小到大对电影的迷恋与探索;

06:21 电影与音乐的奇妙邂逅;

09:34 俄罗斯电影教育:电影史与独立思考的奇妙旅程;

12:46 艺术的震撼力量:解读塔可斯基作品中的情感与社会批判;

15::59 直觉与感觉:电影中的年代感与记忆之旅;

19:09 库村:一段理想生活之旅;

22:22 创作中的自由与限制:导演方法的差异与挑战;

25:34 创作的迷宫:记忆、现实与电影的交织之旅;

28:46 创作的源动力:探寻城市历史与记忆的短片创作之旅;

31:58 音乐传承与城市记忆;

35:10 音乐的力量: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弥补性作用。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快下载荔枝app抢沙发吧!
00:00
38:22
1.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