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一个店,其实最大的成本是……心理成本。”
本期我们把“开店”的滤镜摘掉:外卖补贴到底谁买单、平台“同价规则”如何挤压利润、上线=再开 N 家店的隐性成本,以及合伙与算账的残酷细节。标题虽叫「不要开店」,并非反商业,而是用真实数字与机制提醒:如果你仍要开,也请更清醒地进入。
“我觉得现在这些老板都快变成了平台的牛马了。”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1:16 “不要开店”直球抛出;外卖对门店伤害大。
03:09 外卖大战:消费者得“实惠”,商家实际要出很大一部分补贴。
03:42 平台优惠多由商家自降价承担;供应链被突发大促冲击。
04:22 大量订单袭来难以备货;“老板成了平台的牛马”。
05:13 平台活动像“PUA”,不参加就没流量。
06:25 骑手工资实际由商家“买单”;平台要求线上线下一口价→被迫做“外卖特供”。
07:20 实例:同价不同质影响口碑,品牌受损。
08:21 外卖策略建议:先把堂食跑通,再上外卖;不适合外送的单品保留堂食。
09:04 上线=再开N家店;多平台叠加“平台税”和投流成本。
09:33 “不要开店”的两层含义:别轻易开线下店,也别轻易开“线上店”。
12:30 线下也离不开平台:点评/地图收录、团购/打卡、充电宝/收款码都会影响热度权重。
15:09 提到美团并购点评的反垄断疑问。
17:01 成本结构讨论:小店房租/装修/人工都不轻;北上港房租占比可达20%–30%。
18:34 多地对比:很多地方人工占比高于房租。
20:14 定价底线:毛利≥100%(10元成本至少卖20);开店核心能力是“会算账”。
24:24 心理成本才是最大成本;建议先做播客练心态/逐步抗压。
26:49 众筹开店的坑:十来个人众筹酒吧,钱难回、本金打水漂。
28:26 “好多人的咖啡馆”等案例:合伙人太多易失控,必须要有“主事的人”。
29:51 20+合伙无合同、财务涣散,后期失序。
48:36 网红探店“伪UGC”的隐性成本与精力消耗。
55:40 装修与免租的心理效应;房东看好会回收自营。
01:10:04 开店是多重成本叠加,加盟/多店需要人盯人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