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看清一个人,不用试探,也不用猜测》
作者|一禅小和尚

7.29《看清一个人,不用试探,也不用猜测》 作者|一禅小和尚

2021-07-29    12'22''

主播: 如璇

249 0

介绍:
7.29《看清一个人,不用试探,也不用猜测》 作者|一禅小和尚/主播璇儿 东野圭吾说: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最冷不过人性,最凉不过人心。 有的人当面对你笑,背后却捅你刀。 有的人表面不争不抢,暗里里却偷偷使绊子。 想要活得明白,就不能闭着眼睛行路,也不能蒙了心看人。 想要看清一个人,不用试探,不用猜测,只要看这三种态度。 1对金钱的态度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如何才能够快速地看清一个人?” 有个高赞回答深入人心: “你只需要和他谈一次钱就可以了,借钱能准时还的人值得信赖;能够毫不犹豫借给你钱的人值得深交!” 常言道,钱品即人品,面对谈钱这件事, 不遮掩、不回避,能大大方方面对的人,人品必不会太差。 一个人如何对待金钱,就能看出他做人的态度和底线。 农民歌手朱之文就经常慷慨解囊。 可再怎么大方,也填不了那些向他借钱的人的无底洞。 他出资修学校、公路等,还借钱给村民们买小车、做生意, 但村民们借钱的理由五花八门,还钱的人几乎没有,他们都觉得朱之文的钱花不完。 甚至有村民说: “他这才花几个钱,九牛一毛,他要想叫俺说他个好,给庄上一人买个小轿车,一人给一万块钱,谁都说他好。” “他这才花几个钱,九牛一毛,他要想叫俺说他个好,给庄上一人买个小轿车,一人给一万块钱,谁都说他好。”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火可试金,钱可试人。 检验感情最直接也最好的方式,就是谈钱。 正如杨绛先生所说: “惟有身处卑微,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花好月圆时,自是兄友弟恭, 而风雨飘摇时,才能看清谁是焦急的牵挂,谁是转身的天涯。 金钱这面人性的照妖镜,照出了世态炎凉,人心冷暖。 2生气时的态度 有人说,一个人细小的言行里,往往藏着他最真实的人品。 看一个人对你怎样,不是看他心情好的时候对你有多好,而是看他心情差的时候对你有多坏。 生气时的态度,决定了这个人品性的下限。 而这个下限,才是能不能长期相处的关键。 一代枭雄杜月笙(生),刚在上海立住脚跟时。 急于靠有名望的达官贵人助自己扩大交际圈。 为此,他多次请吴开先吃饭。 但彼时正炙手可热的吴开先,不屑于和杜月笙结交,屡次回绝。 后来有一天,吴开先终于答应了杜月笙的邀请。 当他来到杜家时,正纠结该如何解释之前的多次拒绝,好让场面别太尴尬时, 不曾想,杜月笙却抢先开口了: “老早想约吴先生过来坐坐,因为我这里一天到晚人来人往不得空隙,所以拖到今天,还望海涵。” “老早想约吴先生过来坐坐,因为我这里一天到晚人来人往不得空隙,所以拖到今天,还望海涵。” 一句话,就让吴开先内疚不已。 自此,两人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奥里森 · 马登在《一生的资本》里就直言: “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聪明的人,拿得出本事,收得住脾气。 他们自己是情绪的主人,所以人生也尽在掌控。 一个人的善良可以伪装,高兴可以伪装, 但一个人生气时的愤怒可以拆穿一切伪装, 能够让你看清他最真实的人品,以及他在乎你的程度。 3对陌生人的态度 看清一个人的人品和教养,就去看看他们如何对待陌生人。 有的人平日里文质彬彬,却对陌生人说话的时候很粗暴, 是因为他们觉得和陌生人的交流就只这一次,再也不会见到,所以不用伪装。 因此,对待陌生人的态度,才能体现一个人真正的素质和教养。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名叫皮特的南非企业家,应邀到总统曼德拉的家中做客时。 78岁高龄的曼德拉总统本人正站在房外迎候他, 并热情地将皮特和他的司机杜密带进屋里。 按公司的规定,司机不可以一直留在主人家, 因此杜密只喝了一口水,便借故悄悄地退回车里等待皮特。 到了该用午餐的时间,期间厨师提醒了两次, 曼德拉却迟迟不宣布开饭,皮特对此很是不解。 直到下午1点多钟时,曼德拉才开口问道: “皮特,之前那位杜密先生什么时候回来?” 得知杜密只是皮特的司机,并在车里等候皮特的消息后, 曼德拉立即走向停车坪,轻敲车窗,躬下身对杜密说: “打搅了,我想邀请您跟我们一起用餐,可以吗?” 皮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曼德拉总统迟迟不宣布开饭,是在等杜密回来。 这一顿迟到的午餐,却让皮特和作为司机的杜密,感激不已,终生难忘。 当你友善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位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时,才能真正体现你的人品。 对待陌生人,有基本的尊重和信任, 还有推己及人的和颜悦色,才是深入骨髓的教养。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懂得如何识人心,辩真伪, 愿你所伴之人,皆是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