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体会

五步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体会

2015-10-19    09'14''

主播: 大白康管

580 39

介绍:
“五步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体会 整合医学自习室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至于解放军309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的黄振俊,非常感谢自习室给了我这个向各位老师学习交流的机会,今天我向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五步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体会。 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向大家报告如下: 1.概述 颈椎病是骨伤科的常见病,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方式的变化,颈椎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该病发病率之高,发病人群之多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手法治疗颈椎病历史已久,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临床上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2.手法治疗作用机理及注意事项 (一)作用机理:手法治疗颈椎病,可以纠正椎间失稳引起的小关节紊乱、使骨刺和被压迫的神经根及椎动脉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减轻椎间盘内的压力及神经根的刺激、促进软组织损伤性炎症的吸收,改善颈椎管内外的高应力状态和神经根张力,从而减少或消除神经、血管的机械性压迫和刺激,恢复颈椎动静力平衡;达到减轻临床症状的效果。 (二)注意事项: (1)切忌盲目强调调手法的功效,手法粗暴造成意外及不良事件的发生。 (2)本病易复发,可配合自我推拿保健和颈部的功能锻炼,减少复发率。 (3)推拿对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椎动脉型疗程较长,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要慎用手法,一般不作为临床手法治疗对象。 3.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通过手法能够缓解颈肌紧张状态,恢复颈椎动静力平衡。颈型颈椎病以松解颈部肌群和调整颈椎小关节错缝为主;神经根型以神经根减压为主;椎动脉型以解除椎动脉扭曲缓解头痛、头晕症状为主。 4.基本手法: 采用五步手法: (1)点按松解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用拇指及食指、中指指腹依次点按凤池、风府、扶突、肩井、天宗、百会及阿是穴,每个穴位点按不低于1分钟。 (2)提拿舒筋法:用拿捏手法提拿颈后及两侧的项韧带、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冈上肌及痛点,每个部位反复提拿15次,再用双手掌根部沿项韧带、斜方肌及竖脊肌方向做分筋手法,反复15次。 (3)端提拔伸法:双手环抱颈部,双手拇指顶于后枕部,其余四肢顶于下颌部,徐徐用力向上端提牵拉,同时向前后左右做屈伸旋转牵拉动作,重复15次。 (4)旋颈运摇法:双手托住头部牵引的同时,做左右旋转摇颈手法,左右旋转角度为45度;反复15次。 (5)拍打叩击法:分别在颈项部及肩背部行拍打叩击手法,反复15次。以上手法每次操作20-30分钟,每天治疗一次,7天为一疗程。 5.临床加减辨证治疗 (1)颈型颈椎病 有颈部肌肉痉挛及小关节错缝者,可配合颈椎旋转定位扳法,但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结合影像学资料,切记手法粗暴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2)神经根型颈椎病①可以配合推法沿放射性神经痛路线循经操作3~5分钟,缓解痉挛疼痛。临床上无明显脊髓压迫症状者可以配合颈部牵引治疗,牵引重量6-8kg;一次20分钟,一天一次;前倾15度。 (4)椎动脉型颈椎病①用拇指按揉法或一指禅推法在两颞部及前额部操作约2分钟,用力要轻柔。可以配合颈椎牵引方法同上。 (5)五步手法治疗颈椎病,我们主要针对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了观察,临床上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至于其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6.自我调护 1、注意颈部保暖,防止受风着凉。 2、避免颈部不正常体位,防止颈部肌肉的持续静力性收缩。 3、睡眠时应避免高枕,一般枕头高度不超过10cm。 4、对颈椎病带来的焦虑抑郁情绪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5、平时注意加强自我颈部肌肉的锻炼与保护。 以上是我将我们近几年的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一些体会和各位同仁分享,希望我们通过中国整合医学自习室这个平台,不断增进交流,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谢谢。